为了进一步做好2024年度 “小学期 ”实践能力培养活动,让员工紧密地融合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必赢线路检测中心荣幸地邀请到了山西大学外国语学院资深学者荆素蓉副教授,举办了一场主题为“非遗外译:选材、方法与效果”的精彩讲座。此次活动不仅彰显了学院对非遗外译领域的重视,也进一步推动了小学期教育目标的实现。
讲座伊始,荆素蓉副教授从非遗的定义和特性入手,指出非遗不仅具有包容性,能够跨越文化和民族的界限共享,还具备活态性,在不断地变化与演进中保持其生命力。她强调,非遗的保护旨在确保其存续力,而传承与传播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非遗外译,作为文化交流的桥梁,其意义不仅在于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文化瑰宝,更在于促进不同民族间的文化对话与理解。
在选材方面,荆副教授分享了多种方法与实践观点。她指出,选材的主体可以包括政府、学者及非遗传承人,他们各自具有独特的视角和资源。以“太行古堡”为例,政府发挥了积极作用,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以吸引更多国际关注。同时,她提到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发布的《2024非遗数据报告》显示,受众更倾向于参与广泛、互动性强的内容,这为非遗外译的选材提供了重要参考。在具体选材时,她建议关注茶文化、武术、太极拳、皮影戏等研究热点,同时也不应忽视那些具有地方特色但尚未被广泛认知的非遗项目。她还鼓励大家选取多种翻译形式,如申报材料、新闻稿、视频旁白、导游讲解词等,全方位展现非遗的魅力。
针对外译的具体操作,荆副教授详细阐述了译前准备、译中处理及译后审校等各个环节。她强调,译前需通读待译文本,标出难解词语与特殊表达,并阅读平行文本以丰富背景知识。在译中阶段,她特别介绍了“找译译法”,即在译语中寻找与原语术语相对应的等值体,适用于已有公认权威或普遍通行译文的情况。此外,她还提到了仿译,释译和音译加注法,其中仿译法更为推荐,但在具体翻译实践中三者也常常结合在一起使用。
荆副教授指出,非遗外译的效果不仅体现在译文的准确性上,更在于其能否激发目标受众的文化共鸣与兴趣。她强调,译者应始终遵循“异化+归化”的总体原则,即在文化上保留非遗的民族性与异质性,在语言上则采用易于目标受众接受的表达方式。同时,她鼓励大家增强自身知识储备,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以更好地应对未来非遗外译领域的挑战与机遇。
最后,荆副教授对未来非遗外译的发展表示乐观。她认为,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化的深入发展,非遗外译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她呼吁广大师生积极参与非遗外译工作,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次讲座不仅是学院对非遗外译这一重要文化领域高度关注的具体体现,更是推动“小学期”教育目标实现的关键一步。通过荆素蓉副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解,师生们不仅领略了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更深刻理解了非遗外译的选材策略、翻译方法及其实践效果,为未来的学习与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与借鉴。